过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日常用它好处多又多!
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“过山龙”。这玩意儿我也是前些年才接触到的,说起来还有段小故事。
我是怎么知道这“过山龙”的?
大概是三年前,那会儿我不是迷上爬山嘛结果有一次下山的时候脚下一滑,好家伙,直接就崴了脚脖子。当时那个疼,钻心!脚踝那块儿很快就肿得跟馒头似的,紫一块青一块的。去医院拍了片子,说是没伤到骨头,就是软组织挫伤,让回家静养,给开了点活血化瘀的药膏。可贴了好几天,那肿还是消得慢,走路一瘸一拐的,甭提多难受了。
后来回老家,我那七十多岁的姑妈瞧见了,就说:“你这得用点土方子,试试‘过山龙’。”我当时一听,啥玩意儿?龙?听着挺玄乎。姑妈说,这是他们山里人常用的草药,对付这种跌打损伤、淤血肿痛特别管用。

我的实践过程
姑妈看我一脸怀疑,就说带我去弄。第二天一大早,她就领着我往后山走,她说这“过山龙”就喜欢长在阴湿的山坡或者石头缝里。找了半天,还真让她给扒拉出来一丛。看着就是些藤蔓,根茎粗壮,黑乎乎的,跟干树枝似的。
具体怎么弄:
- 清洗处理:姑妈让我把挖回来的“过山龙”根茎洗干净,去掉泥土和杂质。
- 切段捣碎:然后她找来一把老菜刀,把那些根茎切成小段。她说讲究点儿的就用石臼捣烂,我们条件有限,就用菜刀背使劲砸,砸得差不多碎了就行。
- 外敷:关键一步来了!姑妈说,新鲜的可以直接捣烂了敷在肿痛的地方。如果是干的,就像我们这回她让我找了点高度白酒,把砸碎的“过山龙”用酒浸泡一会儿,泡软了,然后直接糊在我那肿得老高的脚踝上,再用纱布给包扎起来。
刚敷上去的时候,感觉凉飕飕的,过了一会儿,就开始有种热乎乎往里渗透的感觉,还挺舒服。姑妈嘱咐我,一天换两次药。
效果怎么样?
一开始我心里也打鼓。但没想到,敷了大概两天,脚踝的肿胀真的消下去不少,颜色也没那么吓人了,走路的时候疼痛感也减轻了。大概敷了一周左右,基本上就能正常走路了,比之前单用药膏恢复得快多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对这“过山龙”刮目相看了。
后来我还特地查了查,也问了些懂行的人。他们说这“过山龙”,学名叫啥我记不太清了,反正主要就是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功效。因为它性子比较活络,能走窜,所以叫“过山龙”,挺形象的。除了对付跌打损伤,据说对有些风湿痹痛、关节不利索的老毛病,用它煮水泡洗或者内服(当然内服得遵医嘱,咱不敢乱来),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因为它还能祛风除湿嘛

我姑妈还说,以前村里有人不小心骨折了,在正骨之后,也会用“过山龙”捣烂外敷,说是能帮助生肌长骨,促进恢复。这个我就没亲身经历了,只是听她说起过。
一点小提醒
不过话说回来,我这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经历。这草药这东西,用对了是宝,用不对也可能出问题。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情况也不同。如果真遇到啥毛病,还是得先找正规医生看看,听医生的专业意见。我这土方子,顶多算个辅助,或者应急用用。特别是内服,千万不能自己瞎整,得有懂行的人指导才行。
这回经历让我对这些民间流传的草药有了新的认识。这“过山龙”确实帮我解决了当时的大问题,也算是我实践生活中的一个小记录。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启发,但记住,实践归实践,专业问题还得专业对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