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
得,今天聊聊我自个儿用大青龙汤那点事儿。
这得从有一年冬天说起。那次感冒来得叫一个凶,整个人烧得晕乎乎的,身上一阵冷一阵热,骨头缝里都疼。最要命的是啥?就是憋着,一点汗都出不来。你知道,正常感冒发烧,出一身透汗,人就舒服多了。可我那次,愣是烧得脸通红,身上盖着被子都觉得冷,可就是皮肤干干的,一点汗都没有,那滋味,别提多难受了,感觉热气全闷在身体里头出不去。
我也没当回事,就按老法子,喝热水,捂被子,想着挺挺就过去了。还吃了点家里常备的感冒药,结果?烧是退下去一点,但很快又上来了,而且还是不出汗。那个烦躁,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浑身没劲,嗓子也开始疼。

实在没辙了,开始琢磨别的办法
拖了两天,人越来越蔫儿。我就开始瞎琢磨,以前好像听老人说过,有些方子是专门治这种“憋着”的感冒的。我就翻了翻家里那本有点年头的中医书,模模糊糊看到个叫“大青龙汤”的方子,描述的症状跟我当时那个情况挺像:怕冷、发烧、身上疼、关键是烦躁、不出汗。书上大概说了,这方子劲儿挺大,是用来发汗的,里面有麻黄、桂枝什么的,好像还有石膏,说是能清里面的热。
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,心想试试就试试。不过这玩意儿自己可不敢瞎配,就跑到附近一个老中医开的药铺,跟大夫说了我的情况,特别强调了发烧但死活不出汗这点。老大夫听了,搭了脉看了看舌头,点点头说,你这情况,用大青龙汤是对路的,但得注意着点。
亲身体验煮药和效果
然后就开了方子,我去抓了药。拿回来一看,好家伙,几包草药。主要的几味我有点印象:
- 麻黄 (说是发汗的主力)
- 桂枝 (好像也是帮着发汗通气的)
- 石膏 (量还挺大,说是清里热的)
- 还有杏仁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这些。
我就按着嘱咐,把药老老实实放砂锅里煮。煮药那会儿,满屋子都是那个特殊的药味儿。煮好了,倒出来一碗,颜色挺深的。我吹了吹,趁热给它灌下去了。那味道真不咋地,苦得很。
喝下去没多久,大概半个多小时,奇迹发生了!我开始觉得身上有点动静了,不是那种烦躁的热,而是感觉毛孔好像要打开。赶紧钻进被窝里,没一会儿,汗就哗哗地往外冒,真的是“透汗”,感觉把前两天憋着的劲儿全发出去了。出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汗,换了好几身衣服,等汗慢慢停了,我一摸额头,烧退了!身上也不那么疼了,整个人感觉松快多了,虽然还是有点虚,但那种憋闷烦躁的感觉彻底没了。

一点实践后的想法
那次之后,我对大青龙汤印象特别深。它那个劲儿是真足,发汗效果是立竿见影。但是,我也琢磨过,这玩意儿绝对不能乱用。它就是针对那种外头受了寒、里面又有热,而且是怕冷发烧但一点汗都出不来的特殊情况。你要是本来就体虚,或者感冒了能正常出汗,那肯定不能用这个,搞不好会伤身体。书上也说了,脉弱的、容易出虚汗的人要小心。
我自己的经验就是,这大青龙汤确实是个猛药,用对了地方效果是真但前提是你得真对上那个症状,特别是“无汗”和“烦躁”这两个点。而且最好还是找个懂行的大夫看看,别自己瞎整。毕竟是药,不能当普通感冒茶随便喝。
这就是我那次用大青龙汤的经历,分享给大家,算是个实践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