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参的功效和作用详解,哪些人适合吃它补身体?
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用太子参的一些感受和做法。不是啥专业的分享,就是我自己的实践记录,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为啥开始琢磨太子参?
说起来也简单,前段时间,总觉得身上不得劲,没啥力气,干点啥都觉得累,有时候饭也吃不太下。家里老人就念叨,说是不是有点虚了,可以试试太子参,说这玩意儿性子比较平,不像人参那么“厉害”,不容易上火,适合慢慢调理。</
我的实践过程
听了这话,我就上心了。跑去药店瞅了瞅,买了点干的太子参回来。看着就是那种细细长长、黄白色的根须。

一开始咋用? 我也是摸索着来。
- 煲汤是首选: 这是最简单的法子。每次炖鸡汤、排骨汤或者瘦肉汤的时候,我就抓一小把,大概十来根,洗干净了直接扔锅里一起炖。炖出来的汤味道没啥大变化,不难喝。
- 泡水喝: 后来觉得天天煲汤也麻烦,就试着直接泡水。选几根干净的太子参,扔保温杯里,加热水焖上一会儿。泡出来的水有点淡淡的甜味,也挺方便。
- 煮粥: 早上煮小米粥或者大米粥的时候,顺手放几根进去一起煮,煮得烂烂的,吃起来也没啥怪味。
用下来的感觉咋样?
坚持用了一段时间,主要就是煲汤和泡水换着来。最大的感觉是啥?
是感觉人精神了点。 没有之前那么容易犯困,或者动不动就觉得累了。就是那种慢慢的、润物细无声的感觉,不是说吃了马上就生龙活虎,而是整体状态好像往上走了一点。
吃饭好像香了点。 原来有时候看着饭没啥胃口,后来慢慢觉得吃东西有味道了,食欲好了一些。
再有,就是感觉它确实挺温和。 我自己是比较怕补药上火的体质,但这太子参用下来,没觉得口干舌燥或者喉咙痛啥的。家里小孩偶尔咳嗽,肺有点干的时候,汤里也会少放几根,感觉对润肺、缓解干咳有点帮助,毕竟它也有个名叫“孩儿参”嘛听着就觉得适合体质弱一点的人或者小孩子。

一些小提醒(个人经验)
虽然感觉太子参挺好的,但咱也不是医生,用的时候还是得注意点。
- 用量得把握: 我一开始也是从少量开始,煲汤就几根,泡水也就三五根。感觉身体没啥不适,再稍微加一点点。咱自己用,安全第一,别贪多。
- 对症才 我主要是感觉自己气虚、有点累、胃口不好、有时候有点口干,用着觉得还行。要是别的毛病,或者身体有啥特殊情况,最好还是先问问懂行的或者医生,别自个儿瞎琢磨。
- 搭配要注意: 听说有些东西不能跟它一起用,虽然咱普通人也接触不到那些特别的药材,但心里有个数总是好的。反正我是尽量单独用,或者就是跟平常煲汤的食材一起。
通过我自己这段时间的实践,感觉太子参这个东西,确实像老人说的,是个比较平和的补益选择。它主要是能帮着补补气力,让脾胃舒服点,还能生点津液润润肺。特别适合像我这样,觉得有点虚但又不受大补的人,或者病后恢复期想慢慢调理一下身体的情况。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猛药,得有点耐心,慢慢来。
好了,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我的个人记录,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