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母的功效虽好也有禁忌,这些人千万不能吃!
大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自个儿琢磨贝母这东西的一点经历。主要是咳嗽那阵子,老不就寻思着试试老法子。
开始琢磨贝母
起因是去年秋冬,嗓子老痒,干咳,有时候咳得胸口都疼,挺烦人的。刚好家里老人就提了一嘴,说用点贝母炖梨试试,说是能润肺止咳。就喜欢自个儿试试,听说了就想搞明白。
于是我就去家附近的药店转了转,发现贝母还分好几种,什么川贝母、浙贝母,看得我有点懵。药店师傅看我一脸茫然,就简单跟我说了说,川贝母贵点,效果好些,特别是对那种燥热引起的咳嗽。我想着既然要试,就弄点好点的,就买了点川贝母,虽然价格是真不便宜。

我的实践过程
拿回家之后,我就开始动手了。具体怎么弄?我上网也看了看,加上家里老人的指点,大概就是下面这几步:
- 先把贝母给捣鼓碎,我找了个小碗,用擀面杖一头给它慢慢砸成了小碎末,不用太细,米粒大小差不多。
- 然后找了个雪梨,这种梨水分足,感觉跟贝母搭。把梨上面切开一小块当盖子,然后用小勺子把梨核那块挖掉,弄出个小洞。
- 接着就把捣碎的贝母末填到梨洞里,我还加了一两颗冰糖,想着能好吃点,也能增加点润的效果。
- 把切下来的梨盖子盖回去,用牙签稍微固定一下,整个放到碗里,隔水蒸。我大概蒸了有个四五十分钟,看到梨变得很软烂了才关火。
蒸好之后,我就把梨肉连带着里面的贝母末和汤汁一起吃了。味道嘛有点微苦,混着梨和冰糖的甜,还算能接受。
实践中的体会和发现
吃了几天,感觉,嗓子好像是舒服了那么一点点,咳嗽频率似乎也降了些,特别是那种干咳,感觉没那么燥了。这让我觉得,贝母确实对付这种肺热、燥咳有点用。
但是!我也发现个问题。那几天我吃了这个蒸梨之后,总感觉肚子有点胀,胃里不太舒服,有时候还有点拉肚子。我本身肠胃就不算特有点虚寒底子,平时吃点凉的就容易不舒服。这下我就犯嘀咕了,是不是这个贝母对我来说太“凉”了?
后来我就特意又查了查,也问了问懂行的朋友。原来,贝母这东西性质是偏微寒的。像我这种脾胃虚寒,平时就容易肚子冷、大便不成形的人,用它就得特别小心,甚至可能不太适合。它主要是清热润肺的,对付热性的咳嗽比较对路。

还有就是,它不是对所有咳嗽都管用。如果是那种痰多而且稀、颜色发白的寒痰或者湿痰,用贝母可能就不对了,甚至会加重。所以用之前,得分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咳嗽。
我还了解到,像孕妇、喂奶的妈妈们,用这个也要特别谨慎,最好是问过医生再说。还有就是,它不能跟乌头类的药材一起用,这个虽然咱们平时自己用不着配伍,但也算是个知识点。
我的经验总结
通过这回亲身实践,我对贝母算是有了点直观认识。它确实在缓解某些类型的咳嗽,特别是干咳、燥咳方面,可能有它的好处。但它不是万能神药,也不是谁都能随便吃的。
关键是要看自己的体质和症状是不是适合。像我这种脾胃有点虚寒的,用起来就得掂量掂量,或者即使要用,量也不能大,也不能长期用。最好是用之前,能找个懂行的医生或者药师问问清楚,别自己瞎用,反而伤了身子。
所以我对用贝母就比较谨慎了。如果再咳嗽,我会先判断一下类型,如果是明确的燥热咳嗽,可能会少量试试,但如果感觉不对,或者自己是虚寒体质,那我宁愿选择其他更温和的方法。分享这点经历,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,用啥东西前,多了解了解总没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