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母功效与作用虽好但有禁忌,这几类人千万要注意!
大家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捣鼓出来的一点小经验,是关于“知母”这味东西的。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,有时候琢磨明白了,还真挺管用,但你要是瞎用,那可就不好说了。
以前对这些老东西也不怎么感冒。真正开始琢磨它,还是因为有一回,那是好几年前了,具体啥时候我也记不清了,反正是把自己折腾得够呛。那阵子工作忙,压力山大,加上天干物燥的,整个人就跟个小火炉似的,从里往外冒热气。具体啥感觉?就是嗓子干得像要着火,喝多少水都白搭,照样渴得不行,有时候还干咳几声,咳得胸口都疼,晚上翻来覆去也睡不踏实,总觉得心里有团火在烧,烦躁得很。
那会儿可真是难受,什么润喉糖、胖大海,能试的我都试了,效果也就那样,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。后来还是我妈,看我实在不像样了,就从她那个小药箱里给我翻出来点黑乎乎的根块,说是知母,能清火润燥。我当时瞅着那玩意儿,心里直犯嘀咕,这玩意儿能有啥用?黑不溜秋的,看着也不起眼。但实在是没辙了,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,试试看呗。

我妈就给我煮了水,那味儿,真不咋地,有点苦,还有点说不出来的怪味儿。但为了嗓子能舒服点,我一咬牙,也就灌下去了。你还别不信,坚持喝了那么几天之后,怪事儿,那股子邪火好像真的被压下去不少!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嗓子没那么干了,喝水也觉得解渴了,干咳也少了,晚上睡觉也踏实多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对这知母刮目相看了,开始有事没事就琢磨琢磨它,也到处打听,问问那些上了年纪懂点门道的老人,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啥名堂。
我后来慢慢摸索出来的门道
我就自个儿瞎琢磨,也听了不少老人家的说法,慢慢就咂摸出点味儿来了。这知母,说白了,主要就是干两件大事儿:
- 清热泻火:这是它的大本事。就是把你身体里那些没用的“邪火”、“虚火”给清出去。比方说,你觉得整个人热得慌,心里烦躁,嘴巴干得不行,舌头都红红的,这时候用点知母,就能帮你把这股火气给降下来。
- 生津润燥:这个“生津”,我理解,就是能让你身体里多点“好水”,别那么干巴巴的。比如肺里燥得慌,引起的干咳,没啥痰,或者嗓子眼儿里老觉得有东西卡着,还有就是肠道里头干,大便费劲,它都能帮你滋润滋润。
根据我的经验,这知母在下面这些情况,用起来感觉还挺对路:
- 热病烦渴:就是你感觉身体里热得不行,特别渴,喝多少水都不解渴,心里还老烦躁。我记得有一年夏天,天热得邪乎,我整个人都快烤干了,就试着用知母煮水,晾温了当茶喝,感觉那股燥热确实退了不少。
- 肺热燥咳:特别是秋冬季节,天气一干燥,就容易嗓子不舒服,干咳。要是那种没啥痰,或者有点黄黏痰但咳不痛快的,用点知母,感觉能让嗓子润一些,咳嗽也能松快点。
- 骨蒸潮热:这词儿听着有点吓人,就是感觉那股热是从骨头缝里往外冒,一阵一阵的,尤其下午或者晚上明显。我以前也闹不明白,后来听老人说,这也是一种虚火,知母配上点黄柏啥的(后来才知道那是知柏地黄丸的思路),对这种情况有点用。
- 内热消渴:简单说,就是身体里有热,老是口渴,喝得多,尿也多。你要是真有这毛病,那得赶紧看大夫去,不能自己瞎鼓捣。但如果就是普通的内热口渴,知母也能帮着缓解缓解。
- 肠燥便秘:这个我可太有体会了。有时候吃东西不注意,太上火,或者水喝少了,那大便就干得跟羊粪蛋似的,费老劲了。只要不是那种肚子发凉、拉肚子的虚寒便秘,是那种纯粹的“燥”,用点知母,它那个润劲儿能让肠道“顺溜”不少。我有时候会搭配点别的,比如生地、玄参啥的,感觉效果更
不过丑话说在前头,这玩意儿也不是随便用的
用了这些年,我也算是摸出点门道了。这知母,虽然是个好东西,但也不是万金油,更不是人人都能随便招呼的。它性子偏凉,还有点滑肠,用不对劲,那是要出问题的。
我自己就犯过这种错误。记得有一回,连着加了好几天班,累得够呛,吃饭也不规律,感觉脾胃有点虚,老是肚子胀,大便也不太成形,稀稀拉拉的。偏偏那会儿又有点上火的苗头,我就习惯性地想到了知母,想着清清火。结果?没喝两次,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唤,比之前还不舒服,差点没拉虚脱。那时候我才算彻底搞明白,像我这种脾胃本来就有点虚寒,平时就容易闹肚子的人,还真得跟知母保持点距离。不然的话,火没去成,先把自己的肠胃给折腾垮了,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我跟大伙儿提个醒:你要是那种平时就怕冷,吃点凉的就肚子不舒服,或者经常大便不成形、稀稀溏溏的人,用知母之前可得好好掂量掂量,拿不准就别乱用。千万别看别人用着就自己跟着瞎掺和,每个人的身子骨可不一样。
这知母在我这儿,算是对付身体里“火旺”、“干燥”的一个得力小帮手了。但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要认清自己的情况,别瞎用,也别用过头。就像咱们过日子,啥事儿都得讲究个“度”,用对了地方,它就是个宝;用不对,那可能就给你添堵了。
今天就先跟大家伙儿絮叨这么多我自个儿的粗浅体会,算不上啥专业的指导意见,就是个经验分享。希望能对大伙儿有点小小的启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