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见愁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?这3大妙用很多人都忽略了!

今天咱就来聊聊“鬼见愁”这玩意儿。这名字一听就挺唬人的,我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。就喜欢自个儿捣鼓些东西,尤其是听老辈人说的一些土方子,总想着试试看到底有没有那么神。

初识“鬼见愁”

最早知道这东西,还是有一年夏天,我后背上不知道咋回事,起了一片小红疙瘩,痒得不行,抹了些药膏也没啥大用。正发愁,邻居张大爷看我抓耳挠腮的,就说:“你试试鬼见愁,那玩意儿管用。”我当时就纳闷,啥是鬼见愁?听着怪吓人的。

张大爷看我一脸懵,就乐了,说这是一种草药,学名叫啥他也记不清了,反正他们老家都这么叫,说是因为药性比较猛,连鬼都怕,所以叫“鬼见愁”。他还说,这玩意儿能清热解毒,对付一些皮肤上的毛病挺好使。

鬼见愁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?这3大妙用很多人都忽略了!

我的实践过程

听他这么一说,我心里就活泛起来了。第二天我就托人去山里采了点,看着就是些干巴巴的枝叶和果子样的东西。张大爷教我,要是外用,就把它捣烂了,或者烧成灰,用香油那么一调,敷在痒的地方。

我寻思着,那就试试呗。第一步,我先把采来的“鬼见愁”挑拣干净,去掉些杂质。然后找了个旧药臼,把一部分放进去捣,还真挺费劲,捣了半天才成了碎末。我又按照张大爷说的,找了点香油,把那些药末调成了黑乎乎的药糊糊。

第二步,就是往身上抹了。我对着镜子,小心翼翼地把那药糊糊抹在后背的红疙瘩上。刚抹上去的时候,感觉凉飕飕的,过了一会儿,那种钻心的痒似乎真减轻了点。

那几天,我每天都换一次药。大概过了三四天,你猜怎么着?那些红疙瘩真的消下去了不少,也不怎么痒了。我当时就觉得,这“鬼见愁”还真有点东西!

后来我又琢磨,这张大爷说它还能清热解毒,那是不是也能内服?我就去查了些资料,也问了些懂行的人。他们说,“鬼见愁”这东西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“无患子”的一种,确实有清热祛痰、消积杀虫的功效。比如遇上个咽喉肿痛,或者肺热咳嗽啥的,有时候也能用上。但人家也说了,这玩意儿性子比较烈,有点小毒,可不能瞎用。

鬼见愁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?这3大妙用很多人都忽略了!

有一次我嗓子有点哑,加上那段时间吃得油腻,感觉有点食滞,肚子胀胀的。我想起这“鬼见愁”,就试着取了很少一点点,大概就是指甲盖那么一丁点,泡水喝。那味道,真不咋地,苦得很!喝了两天,感觉嗓子是清爽了些,肚子胀也缓解了点。但我这也就是自己瞎琢磨,量控制得非常非常小。

总结一下我的感受

根据我自个儿这点不成熟的实践经验,这“鬼见愁”大概有这么几个作用:

  • 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:这个我算是亲身体验过了,对外用的皮肤红肿、瘙痒啥的,确实有点效果。
  • 祛痰止咳:少量尝试内服后,感觉对咽喉不适、痰多咳嗽有点缓解作用,估计是它那个清热的劲儿上来了。
  • 消积导滞:对我那种吃多了不消化引起的腹胀,好像也起点作用。

不过我得重点强调一下,这玩意儿毕竟是药,而且名字都叫“鬼见愁”了,说明药性不一般。我那都是自己小范围瞎鼓捣,而且用量特别谨慎。大家伙儿要是真有啥毛病,可千万别学我这样自己乱试,最好还是听医生的,正规治疗才是王道。尤其是内服,这东西资料上写着“有小毒”,咱可不能拿自个儿身体开玩笑。

我今天分享这个,主要是记录一下自己瞎折腾的过程和一点点粗浅的体会,大家就当个乐子听听,可别真把自己当小白鼠去试验哈!安全第一,安全第一!

您可能还喜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