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?了解这些好处不吃亏!
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刺儿菜。这玩意儿,我们老家地头、路边上可多了去了,以前真没把它当回事儿,还嫌它扎手。
初识刺儿菜,只当是野草
我记得那会儿还小,也就刚上小学的年纪,整天在外面疯跑。那时候哪儿懂什么功效作用的,就觉得这草叶子边上带刺儿,不小心碰到还挺疼,有时候和小伙伴们玩,不留神被它划一下,那也是常有的事儿。印象里头,它就是个“不受欢迎”的野草。
一次意外,让我对它刮目相看
真正开始留意它,是有一次我贪玩,在田埂上跑,不小心摔了一跤,膝盖给蹭破了皮,血一下子就冒出来了。那时候也没啥创可贴啥的,正哭鼻子,旁边一个在锄地的老乡,比我爷爷辈儿还大点,看见了,就赶紧在旁边地垄上揪了一把刺儿菜的嫩叶子。他也没多说直接放嘴里嚼了几下,然后“啪”一下就给我糊在伤口上了。我当时还挺嫌弃,觉得脏兮兮的,但那老乡说:“娃儿,别动,这玩意儿止血快得很!”

说来也怪,糊上那嚼烂的刺儿菜叶子,凉飕飕的,过了一小会儿,血还真就慢慢止住了,也没那么疼了。从那以后,我对这带刺儿的草,就有了点不一样的心思。
动手采摘与尝试
后来大一点了,也听村里老人说起过,这刺儿菜不光能止血,春天那会儿嫩芽芽还能当菜吃。我当时就挺好奇,这扎手的东西还能吃?
有一年春天,我就特意留心了。找那种刚冒头,叶子还没完全张开,刺儿也还软乎乎的嫩苗。戴上手套(主要是心理作用,嫩的时候不怎么扎),小心翼翼地掐了一小把。拿回家里,我妈说这东西得先焯水,去去涩味和土腥气。咱就照办,烧开水,把洗干净的刺儿菜嫩苗扔进去烫个几十秒,捞出来过凉水,然后挤干水分。
第一次尝试是凉拌。切了点蒜末,加了点盐、醋、香油,简简单单拌了拌。你还别说,吃起来还真有股子野菜的清香味儿,略微带点儿甘甜,口感也挺爽脆。后来也试过用它炒鸡蛋,或者剁碎了做馅儿包饺子、包包子,味道都还不错。
慢慢了解它的更多“本事”
吃了几年,也查了些资料,跟老辈人也多聊了聊,才知道这刺儿菜学名叫小蓟。它不光是能止血,像以前说的吐血、流鼻血、尿血啥的,它都有用,主要是因为它性凉,能凉血止血。听老中医说,有些皮肤上的疮、痈,捣烂了外敷也有用,说是能解毒消肿。

我还了解到,这东西对肝脏也有点好处,还能帮着稍微降点胆固醇啥的,当然这咱自己是体会不出来的,得专业检测。不过既然它能吃,又有这么多老辈人传下来的用法,肯定有它的道理。
- 实践感受一: 外用止血效果是比较明显的,尤其是新鲜的捣烂敷上,凉飕飕的,血能比较快凝住。
- 实践感受二: 食用方面,春天的嫩苗确实可口,焯水后凉拌或炒食,风味独特。吃完感觉肠胃也挺舒服,估计跟它富含纤维素有点关系。
- 实践感受三: 长期当保健品吃咱没试过,但偶尔采点新鲜的当野菜调剂下口味,还是挺好的。
不过也得注意,因为它性子偏凉,所以那些个脾胃本来就虚寒,容易拉肚子的人,就别多吃了。咱分享这个,也不是让大家伙儿都去自己随便用药,真要有啥毛病,还得听医生的。我这就是分享下自己过去的一点小经历和小发现,觉得这不起眼的野草,还挺有意思,也有它自己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