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子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医生为你详细解答不清楚的!
今天就来聊聊我自个儿跟栀子打交道的一点实践心得。
事情得从前阵子说起。那段时间工作上事儿多,压力一大,人就容易上火。具体表现就是嘴里老感觉干,晚上也睡不踏实,有时候还莫名其妙烦躁,看啥都不顺眼。一开始我也没当回事,就想着多喝水,清淡饮食,扛一扛就过去了。结果?没啥大改善。
后来有次跟我妈打电话,随口提了一嘴。我妈一听,就说我这是典型的上火,肝火旺,心火也盛,让我试试栀子。我对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,一开始是有点半信半疑的。毕竟现在有啥不舒服,第一反应都是去医院或者药店嘛

但那阵子确实被那股无名火折腾得够呛,寻思着我妈都这么说了,栀子也不是啥稀奇古怪的东西,中药店里都有,就想着试试看。正好家里之前不知道啥时候买的干栀子还有点,就是那种黄黄的、椭圆形的小果子。
我的栀子初体验
我妈教我的法子也简单。第一步,准备材料。我就抓了那么三五颗干栀子。我瞅着那干瘪瘪的果子,心里还嘀咕,这玩意儿真能降火?
第二步,处理栀子。我妈说最好稍微掰开一点,让里面的东西能更好地溶到水里。我就用手使劲给它掰开了,有的掰成两半,有的就裂个口子。
第三步,泡水。烧了壶开水,把掰开的栀子往杯子里一扔,热水一冲。你别说,那水的颜色马上就变了,慢慢成了那种淡淡的黄色,跟泡茶似的。闻着,有股子淡淡的药香味,不算难闻,但也不香。
第四步,饮用。等水稍微凉了点,我就开始喝。第一口下去,嗯……有点苦。真挺苦的,但也不是苦得喝不下去那种。我捏着鼻子喝了几口,就当喝药了。

就这么着,我连着喝了两三天。每天下午泡上一杯,慢慢喝。你猜怎么着?奇了怪了,那股子烦躁劲儿还真就下去了不少。晚上睡觉也感觉踏实了些,嘴里那种干涩感也减轻了。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,有时候还真不能小瞧。
深入了解与更多尝试
有了这回亲身体验,我就对这栀子产生了点兴趣。特意上网查了查,也翻了翻家里那本快散架的《本草纲目》的简读本,想琢磨琢磨这栀子到底有啥名堂。
这一了解,发现这玩意儿还真不简单。它主要的本事就是:
-
泻火除烦:这个我算是亲身体验到了。像我那种心里有火、烦躁不安、失眠啥的,用它就挺对路。它能把心肺的火气给清下去。
-
清热利湿:这个也挺重要。有时候身体里湿气重,加上有热,就容易出问题,比如有些人说的什么黄疸,或者小便不利索、颜色深黄,据说栀子也能派上用场,能帮着把湿热从下面排出去。
-
凉血解毒:这个就更厉害了。身体里有热毒,可能会导致出血,比如流鼻血、吐血,或者皮肤上长疮、红肿热痛啥的。栀子性寒,能凉血止血,还能清热解毒,对付这些也有它的道理。
后来有一次,我不小心把脚给崴了,肿得跟个小馒头似的,又红又烫。我妈想起来,说栀子也能外用消肿。她就把干栀子用东西捣碎了,稍微加了点面粉和水(她说加面粉是为了能更好地敷住),调成糊状,然后就给我敷在肿的地方。刚敷上去那会儿,冰冰凉凉的,感觉特别舒服,火辣辣的感觉立马就缓解了不少。一天换一次,敷了两三天,那肿还真消得挺快。
我的实践总结
经过我自个儿这一番折腾和了解,我对栀子的功效作用算是有了点实践性的认识:
它清火气的效果是实打实的。 特别是内热引起的心烦失眠,泡水喝,简单方便。
外用消肿止痛也靠谱。 像扭伤肿痛这种,捣烂了敷,能缓解不少。

它还能对付一些湿热问题。 虽然我没具体碰到过黄疸之类的,但从它的药理来看,清热利湿是没错的。
我也得提醒一句,这玩意儿毕竟是药,而且性子偏寒。你要是本来就脾胃虚弱,吃点凉的就容易拉肚子那种,那用的时候就得悠着点了,或者最好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。我这也就是自己瞎琢磨、瞎体验的一点记录,不是让大家都照搬。真有啥不舒服,该看医生还得看医生,不能把这当万能药。
栀子这东西,在我这儿算是从“半信半疑”变成了“确实有点东西”。实践出真知嘛有时候老法子还真挺管用的。今天就分享这么多,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