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解制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,哪些人吃了对身体特别好。
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自个儿捣鼓“制巴戟天”那点事儿。这玩意儿,我一开始也是听老一辈人念叨,说对身子骨尤其是上了点年纪,感觉腰腿不得劲儿的时候。所以我就寻思着,自己动手试试,看看这制巴戟天到底有啥名堂。
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:
第一步,选料。
我先是托朋友从药材市场给我弄了点生的巴戟天。拿到手一看,就是些干巴巴的根茎,有的还带着点泥土。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挑选,把那些看着不太或者有虫蛀的给它挑拣出去。留下来的,都是看着比较粗壮、质地比较坚实的。

第二步,清洗和去心。
挑好了之后,就得清洗。我通常是先用清水泡上一小会儿,让它表面的泥土松动一些,然后用个小刷子,仔仔细细地把每一根都刷干净。这一步得有耐心,毕竟是自己要用的东西,干净卫生最重要嘛
洗干净之后,最关键的一步,就是要“去心”。就是把巴戟天中间那条硬硬的木芯给去掉。这个得有点耐心,我一般是用小刀顺着纹路把它剖开,然后慢慢把那条木芯剔出来。据说这木芯会影响药效,还会让人胸闷,所以必须去掉。这一步折腾下来,手都酸了,哈哈。

第三步,炮制。
去了心的巴戟天,接下来就是炮制了。炮制方法有好几种,比如盐制、酒制、甘草水制。我个人比较常用的是盐制巴戟天,因为听说这样更能引药入肾,增强它补肾阳的效果。
具体做法是,我会准备一些盐水,浓度不用太高,能尝到咸味就行。然后把处理好的巴戟天段放进去,让它充分吸收盐水,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个小时,我一般是头天晚上泡上,第二天早上再处理。
泡好之后,就捞出来,放到蒸锅里去蒸。蒸的时间要够,我一般会蒸到巴戟天完全变软,颜色也加深了,大概一两个小时。蒸好之后,拿出来,趁热可以再拌上一点点盐水,让它更入味。

第四步,干燥。
蒸透了之后,就拿出来晾晒。最好是晒干,选个天气好的日子,摊开在通风的地方,让太阳慢慢把它晒干。如果天气不我也会用烤箱低温烘干,但得注意温度不能太高,慢慢来,得彻底干透才好保存,不然容易发霉。
等它完全干透了,颜色会变得更深,质地也比较脆,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药香和咸味。这时候,我的制巴戟天就算是大功告成了。
制好之后,我一般是这么用的:
- 泡水喝:我会取几小段,大概5到10克,直接扔保温杯里,用开水冲泡,当茶喝。有时候也会搭配点枸杞、黄芪什么的。
- 炖汤:炖鸡汤、排骨汤的时候,我也会放几段进去,一起炖煮。这样炖出来的汤,味道更浓郁,营养也更丰富。
- 泡酒:有时候也会用它来泡酒,搭配点别的药材,比如杜仲、续断,放上一个月左右就能喝了。
说说我体会到的功效:
经过我自己这么一番折腾和使用,我感觉这制巴戟天对我来说,效果还是挺明显的。主要有这么几点:
- 补肾阳,暖身子:以前到了冬天,手脚总是冰凉冰凉的,喝了一段时间巴戟天之后,感觉手脚没那么怕冷了,身上也暖和了不少。这可能就是它说的“补肾阳”的作用。
- 强筋骨,缓腰酸:我这老腰,有时候坐久了或者累着了就容易酸痛。用了巴戟天之后,感觉腰杆子好像是比以前硬朗了点,腰膝酸软的情况也少了些。这应该就是它“强筋骨”的功效了。
- 祛风湿,关节舒服点:年轻时候不注意,关节有点风湿的毛病,阴雨天就不得劲。感觉用了这个之后,关节的疼痛感也有所缓解。
- 精神头足了些:以前总感觉人蔫蔫的,提不起精神。现在感觉精力比以前好一些,没那么容易疲倦了。
这玩意儿也不是神丹妙药,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效果可能也不同。我这就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实践经验。而且听说这东西也有讲究,比如阴虚火旺或者有湿热的人就不太适合用。大家如果也想尝试,最好还是先了解清楚,或者问问懂行的人,别自己瞎用。
自己动手制巴戟天,虽然过程麻烦点,但是用起来放心,也挺有成就感的。看着自己炮制出来的药材,发挥了它的作用,心里还是美滋滋的。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,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!